第247章(1 / 1)

李世民一听这话,顿时蹙眉。

随即站了起来:“说。”

“呃”

李治退了一步:“是父皇您的才人,武媚娘。”

李世民一愣:“武媚娘?她怎么会帮你出谋划策。我死后,凡是没有子女的嫔妃不都应该去感业寺出家吗。”

“没错,然后我把她又给接入了宫中。”

“接入宫中干嘛。”

“父皇,非要问得这么明白吗”

李世民脸顿时一黑,不对,是头顶顿时一绿。

“你个混账玩意!”

李世民一个耳光打去,还不解气,又踹了一脚。

宫殿内的众人面面相觑,这瓜有意思,又是一个给自已老爹戴帽子的人。

记得上一个这样干的人,还是上一个。

高座上的秦始皇和刘邦相视一眼,皆是一笑摇头。

秦始皇:“行啦,李二。让你儿子接着说。”

李世民这才收回了脚,一瞪地上的李治:“接着说!再然后呢。”

李治捂着脸,一脸委屈。

继续诉说。

旁白哥:

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,嫡三子。

上面有嫡长子李承乾名正言顺继承大统,又有嫡次子李泰等人补缺。

按理说这个皇位是怎么也轮不到李治来坐的,可偏偏人走运没办法。

人在家中坐,皇位天上来。

太子李承乾谋反,魏王李泰对皇位虎视眈眈。

公元643年,李世民废了嫡长子,嫡次子。重新召集重臣商议立储之事。

而李治因为仁孝,颇受李世民的青睐。再加上亲舅舅长孙无忌的鼎力支持,李治15岁时被册立为太子。

六年后,李世民驾崩。二十一岁的李治即位。

即位后的李治继续执行李世民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,由于他勤于政事,故而“百姓阜安,有贞观之遗风。史称“永徽之治”。

公元651年,李治守孝已满,便将武则天接入了宫中,当了自已的妃子。

李治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、灭百济、灭高句丽。

李治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,东起朝鲜半岛,西扩咸海,北包贝加尔湖,南至越南中部,维持了三十二年。

公元660年以后,李治经常头晕目眩,影响处理政务。当时已经成为皇后的武则天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。李治的健康状况不佳,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。

公元683年,李治去世于贞观殿,享年五十六岁。

听罢之后,李世民的表情很是古怪。

“后宫干政,皇后弄权。此乃国之不幸!你把皇位传给了谁,今年多大。”

“太子李显,我死的时候,他二十七了。”

李世民点头,稍微放下了些心。

“起码不是幼子,总归来说,是有机会扳倒武后的。”

说罢,李世民又瞪了一眼李治。

随即朝秦始皇一拱手:“始皇,还请赏罚吧。”

秦始皇:“于国于民,李治都堪称明君。功大于过也,赐中等房。”

“多谢始皇。”

武则天到来

众人陆续走出了宫殿。

这才发现,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天空已下起了雪。

又是新的一年。

王莽抬头看着依旧明媚的天空,心中不免有些躁动。

有句话憋在心里,好想说啊。

“王莽,又下雪了,时间过得可真快。”

这时,胡亥走了过来。

王莽见状一笑,一把搂住了胡亥的肩膀,朝前走去。

“是啊二世,她终于要来了!”

说罢,王莽紧闭双眼。

胡亥一愣:“他终于要来了?谁啊。”

王莽也一愣,睁眼看天,没有天雷。

这才长舒口气,可算说出来,差点没把自已活活憋死。

见状,王莽松开了手。

“没什么,我走啦。”

胡亥站在原地,蹙眉思索。

猛地一下反应过来:“卧槽!王莽,你刚才是不是怕遭雷劈,要拉个人垫背!”

“我没有。”

王莽撒腿就跑。

“没有你跑什么!”

胡亥撒腿就追。

次日。

一夜的大雪,围城染上了一层白衣。

王莽、刘秀、曹操三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。

还是某名牌的,一件就花了一百龙珠。

由于秦始皇并未下令出城,可能是因为此时围城吃喝不愁,龙珠不愁。

众人也算是间接性又放了一个长假。

三人戴着棉手套,在地上捂出了三十多个小雪球。

“走!”

王莽看向二人。

三人不怀好意的一笑。

随即猫着腰,偷偷来到了胡亥的房间门口。

砰砰砰。

王莽敲响了房门。

“二世,始皇叫你出城啦!”

酣梦正香的胡亥猛地惊醒,连忙坐起了身。

“来了来了。”

下了床胡亥才反应过来。

“不对啊,父皇昨天没说要出城啊。”

“昨天没说,今天早上说的嘛。快出来,就差你啦。”

“真的假的。”

胡亥半信半疑,裹着一件自费三百龙珠买的貂皮大衣,打开了房门。

最新小说: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入戏(作者:妄鸦)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[清穿] 渣尽四海八荒,遍地都是修罗场 重回九零: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诱捕之下[gb] 嫁三次仍完璧,不如守品质活寡 雪地微仰 陪房丫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