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他们杀了杨国忠,又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。
而后李隆基和李亨兵分两路,李隆基向南逃到成都,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。
公元756年,李亨在灵武即帝位,尊李隆基太上皇。
李亨还是有些本事的,但不多。
即位后开始发动了反攻之战,先后收复了长安、洛阳等失地。
与此同时,安禄山被自已的儿子安庆绪所杀,随着安禄山被杀,李隆基也由成都返回长安,当起了自已枯燥无味的太上皇生活,不再过问朝政。
公元759年,相州,安史叛军与唐军展开鏖战,李亨为了防范武将而不设元帅,只派宦官鱼朝恩监军,鱼朝恩啥也不懂,胡乱指挥,致使唐军大败。
完了鱼朝恩还推卸责任给唐将郭子仪身上,李亨不明是非,直接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。
在李亨无条件信任宦官,又额外提防武将之下,宦官势力日益嚣张。
同时又宠信张皇后,纵容她干预政事。到后来,导致李亨想去探望自已老爹李隆基,身体咋样了。都受制于张皇后的权势而不能去。
公元762年四月,李隆基嗝屁,李亨也病危。
太子李豫很有威望,张皇后因为担心这小子上位后,自已地位不保。
于是准备密谋将其废除。
但万幸,这消息被人告知了李辅国,李辅国心说这还了得。
于是立马派兵将太子李豫保护了起来,并率兵将张皇后等人捉拿囚禁。
张皇后惧太子李豫“功高难制”,暗中把越王李系召至宫中,阴谋废立太子。
这一晚,注定是一个不安的夜晚。
当夜,李亨病死,时年五十二岁。(也可能是气死)
讲述完后,此时天色都已步入了黄昏。
李隆基和李亨二人低着头,没有再说话了。
李世民突然上前,一脚踹在了李隆基身上。
“开创了盛世你就了不起了,是吧!你就不能保持下去吗,大唐险些亡于你手!”
李渊摇头叹息:“险之又险啊,还请始皇发落吧。”
秦始皇饮了杯茶,今天这瓜管饱了。
“李隆基开创千古盛世,其功之大。但唉,功过相抵吧。不罚了,你们父子俩住一个屋。”
孙权这时自觉上前,随后领着李隆基和李亨离开了宫殿。
众人也随之散去。
叫隆哥行不行
次日。
秦始皇命胡亥等人出城。
出城队长:胡亥。
队员:刘彻、王莽、刘秀、曹操、司马绍、刘裕、高演、李隆基。
一行九人,只出一支队伍。
众人整装待发,休息了半个多月,加之两队合一队,此刻斗志昂扬。
唤醒龙头,开启城门。
偌大的城门缓缓打开。
入眼,是一片荒芜之地,山脉连绵。
倒是看不出有何异常,众人不多犹豫,胡亥走在最前,大步出了城门。
一个时辰后。
王莽看向李隆基问道:“鸡哥,你会武吗。”
李隆基一愣,连忙上前两步与王莽同行。
“先祖怎能叫我哥呢,这辈分乱了。”
“嗐,昨天不都说了吗,我是穿越者,不用拿我当先祖,你同样直呼我名字即可。”
“呃那行吧。武艺的话会一点,毕竟也带兵打仗过。还有就是能不能不要叫基哥,叫隆哥行不行。”
“龙哥?不我就要叫你鸡哥。”
李隆基无奈苦笑:“行行行,一个称呼而已。”
“这就对了嘛,鸡哥。现在交给你个任务。”
“王莽兄弟请说。”
“已经走了一个时辰,我们准备原地休息。你去前方探路,有情况立马回来禀报。”
李隆基看了看众人,点头:“好,我这就去。”
说罢,李隆基拿着帝王剑,朝前方出现的峡谷而去。
待李隆基走远,王莽苦笑摇头。
“可不是我要整李隆基,是临走前李世民偷偷跟我说,要让他吃点苦头。”
听罢,曹操一笑说道:“我还纳闷呢,这种事一般不都是交给司马绍吗。”
司马绍一愣:“魏王啊,你能不能不要总想搞我,我真的很冤。”
刘彻:“我站司马绍,司马绍还是挺不错的。”
司马绍:“嘿嘿,多谢汉武大帝替我说话。”
曹操撇嘴:“谁让司马炎那小子当缩头乌龟,总不出城。”
司马绍:“不是的,是我主动要出城的。因为我想存龙珠,我现在已经存五百多啦。”
曹操:“哦?借我点。”
“不借。”
“你借不借。”
“不借,说什么也不借。”
“嘿!你司马家欠我的拳头可还没打完呢!以为我忘啦?”
“那是曾祖答应你的事,你打他去。”
“你可真孝顺,今天我要替司马小贼教训你。”
众人相视一笑,原地休息,看着曹操和司马绍二人的你追我赶。
另一边。
李隆基独自一人进入峡谷之中。
走了一会,不见有什么情况,便一个人自言自语起来。
“朕可是开创了千古盛世的皇帝啊,如今变成了探路小卒唉,真是造化弄人。”